「B、C 肝炎遠離我」醫師圖解 好心肝門診中心林姿伶副院長
一、什麼是 B 型肝炎?
依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公布資料,2022 年全球約有 2.54 億人患有慢性 B 型肝炎, 每年新增感染者 120 萬人,估計該年導致 110 萬人死亡,其中大部分死於肝硬化和肝癌。 B 型肝炎可以透過疫苗接種來預防 (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2024)。
B 型肝炎主要是接觸感染者的體液或血液而傳播,經親密接觸、輸血、注射等途徑感 染;有分為「急性(病毒性)B 型肝炎」及「慢性(病毒性)B 型肝炎」,「急性(病毒 性)B 型肝炎」發生在暴露 B 型肝炎病毒後的 90 天至 6 個月,一般人多無症狀,少部分 的人會有腹部不適、食慾不振、全身無力、疲倦、噁心、嘔吐、黃疸(如皮膚和眼白呈黃 色)、茶色尿等情形,嚴重時須住院治療。急性感染可能痊癒或造成終生感染,即「慢性 (病毒性) B 型肝炎」,帶原者常無症狀或出現容易疲累和倦怠等情形,有可能發展成慢 性肝炎、肝硬化或是肝癌(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, 2025a; Hepatitis B Foundation, 2025)。
二、什麼是 B 肝疫苗? 我國自 1984 年 7 月起實施孕婦 B 型肝炎產前篩檢,並自 1986 年 7 月起全面提供新生 兒接種 B 型肝炎疫苗,可誘發體內免疫系統主動產生具保護作用的 B 型肝炎表面抗體,預 防 B 型肝炎的感染(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,2019a)。然而,B 肝疫苗對高風險之新生 兒、兒童及成人的保護效果約為 9 成,得到的抗體可能在 10-20 年間陸續減少或消失。
因此,在大專校院新生體檢時,經常會發現表面抗原(HBsAg)陰性、表面抗體(Anti-HBs) 陰性的情況。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(ACIP)建議,如已依時程完 成 B 型肝炎疫苗接種,經檢驗為表面抗體陰性者,無需再追加接種疫苗,而為 B 型肝炎感 染高風險群可自費追加 1 劑疫苗(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,2019a,2019b)。
三、檢驗報告看不懂?這樣解釋最簡單
(一)B 肝疫苗結果的意涵
1. B 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(Surface Antigen, HBsAg) 表面抗原是 B 型肝炎病毒外殼上的一部分,用於幫助辨認病毒的存在。如果體 檢報告中表面抗原陽性表示檢測到病毒,陰性則表示未檢測到。
2. B 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(Surface Antibody, anti-HBs) 表面抗體不是病毒的一部分,是身體做出來對抗病毒的「子彈」。抗體陽性表 示有發現子彈,檢查結果是陰性,表示身體目前沒有發現對抗病毒的「武器」。
3.其他檢查項目 體檢報告中一般只會提到表面抗原和表面抗體,醫生可能還會使用「e 抗原」、 「e(抗原)抗體」或「核心(抗原)抗體」等項目來更深入了解感染狀態,但這些 通常不會出現在一般的體檢報告中。
總結來說,表面抗原陰性檢查結果顯示沒有病毒的蹤跡,表面抗體陰性表示也 沒有驗到抵抗用的儲備子彈。如果兩者都為陰性,在高風險族群可以考慮建議進行 疫苗的加強注射,以確保未來能對 B 型肝炎有充分的保護力。
(二)B 肝疫苗結果的意涵(抗體抗原反應)
1.(病毒表面)抗原陰性/(表面)抗體陽性:已有抵抗力
(1)健康風險評估 當體檢結果顯示表面抗原陰性且表面抗體陽性,表示曾經接種疫苗或感染後 已痊癒,對 B 型肝炎病毒具有免疫力,感染風險極低,即使有密切接觸,例如伴 侶是 B 肝帶原者,因為體內已經有抗體,感染風險依然極低。
(2)注意事項 部分是同時有核心抗體陽性的患者,這些個體曾經接觸過病毒,但已建立抵 抗力,除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外,一般復發風險極低。
這樣的結果對個人健康來說是非常正面的,表示已具備對抗 B 型肝炎的能力, 不需擔憂。
2.(病毒表面)抗原陰性/(表面)抗體陰性:未被感染,可能不具抵抗力
(1)健康風險評估 當體檢結果顯示表面抗原陰性且表面抗體陰性時,如果已依時程完成疫苗接 種,B 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,但免疫記憶可能仍存在;若未曾接種疫苗,則不具 保護力(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,2017)。
(2)注意事項 :
●一般人如已依時程完成疫苗接種,抗體檢驗為陰性,無需再接種疫苗;而多重 性伴侶、注射藥癮者、B 型肝炎帶原者的同住者或性伴侶或可能接觸血液之 醫療衛生工作者等高風險群,建議可自費補接種 1 劑 B 型肝炎疫苗(衛生福 利部疾病管制署,2017)。
●未曾接種疫苗者,建議依「0-1-6 個月」之時程接種 3 劑(衛生福利部疾病管 制署,2017)。
● 落實安全性行為;不共用刮鬍刀、牙刷、針具;如需針灸、刺青或穿耳洞時, 應使用拋棄式或充分消毒之工具(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,2017)。
3.(病毒表面)抗原陽性/(表面)抗體陽性:定期檢查
(1)健康風險評估 通常表面抗體出現後,表面抗原會消失,這個少見的「雙陽」現象表示抗體 量尚不足以中和病毒或者是病毒發生突變等,仍有傳染他人之風險(Zhu et al., 2019)。
(2)注意事項 :
●應諮詢專業醫師,進行進一步的檢查,以確認感染狀態,並依醫囑定期追蹤 與治療。
●避免捐血。
●為避免傳播,不共用刮鬍刀、牙刷、針具,落實安全性行為,並建議未接種 疫苗或經檢驗為抗體陰性之同住者或性伴侶接種疫苗;一般日常生活接觸, 如一起進食、握手、擁抱等不受影響。
4.(病毒表面)抗原陽性/(表面)抗體陰性:定期檢查
(1)健康風險評估 不論急性或慢性感染,都有傳染他人的風險,且慢性 B 型肝炎可能導致肝硬 化、肝癌,所以健保有給付每半年 1 次就醫追蹤,評估病情發展。
(2)注意事項
●需定期追蹤及評估病情發展,必要時服藥控制病情,降低肝臟損傷風險。
●避免捐血。
●為避免傳播,不共用刮鬍刀、牙刷、針具,落實安全性行為,並建議未接種 疫苗或經檢驗為抗體陰性之同住者或性伴侶接種疫苗;一般日常生活接觸, 如一起進食、握手、擁抱等不受影響。
四、預防 B 肝傳染的五大守則
(一)預防接種:完整接種疫苗是預防 B 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(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, 2019c)。
(二)注意醫療器材使用安全:使用拋棄式耗材,對於其他工具則須充分消毒滅菌,避免 不必要的輸血、打針、針灸、刺青、穿耳洞等行為(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,2019c)。
(三)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: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、牙刷、針頭、毛巾、指甲剪,以免 刮破皮膚或黏膜而感染(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,2019c)。
(四)落實安全性行為: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,不從事無保護的性行為(衛生福利部疾病 管制署,2019c)。
(五)篩檢與預防接種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 45-79 歲民眾(原住民提早至 40 歲)終身一次 B、C 肝篩檢服務,鼓勵民眾積極關注自身健康。如 B 型肝炎未帶原 且無抗體者,應接種 B 型肝炎疫苗。
五、C 型肝炎(C 肝)是什麼?跟 B 型肝炎(B 肝)有什麼不一樣? C 型肝炎是由 C 型肝炎病毒(HCV)引起的肝臟感染,與 B 型肝炎(由 B 型肝炎病毒 (HBV)引起的肝臟感染)不同,這兩者雖然都能引起肝硬化和肝癌,但有一些關鍵的區別:
(一)C 型肝炎(C 肝)特徵
1.傳染途徑:C 型肝炎病毒主要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(相同處) 。
2.急性轉慢性感染比例:約 80%的急性感染者會發展成慢性感染(Webster et al., 2015)。
3.疫苗:目前尚無有效的 C 型肝炎疫苗。 4.治療方法:現在有口服藥物能夠根治 C 型肝炎,並且這些藥物可以通過健保給付, 避免了過去需要注射的治療方式。
(二)B 型肝炎(B 肝)特徵
1.傳染途徑:B 型肝炎病毒主要也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(相同處)。
2.急性轉慢性感染比例:若新生兒期感染 B 型肝炎病毒,轉為慢性感染的比例高達 90% (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, 2025b);而成人期的比例則低於 10%( Kumar, 2024;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, 2024) 。
3.疫苗:已經具備有效的 B 型肝炎疫苗,能有效預防感染。
4.治療方法:雖然目前尚無根治 B 型肝炎的方法,但可以通過藥物控制病情,減少肝 臟損傷的風險。 總結來說,C 型肝炎和 B 型肝炎在傳播途徑上有相似之處,但在急性感染轉變為慢性 感染的比例、是否有疫苗以及治療方法上有顯著不同。C 型肝炎目前可以根治,B 型肝炎 則主要靠控制病情來管理。
六、C 型肝炎篩檢與治療
(一)篩檢補助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補助 45-79 歲民眾(原住民提早至 40 歲)終身一 次免費 B、C 型肝炎篩檢。其他年齡需要時也可以自費抽血檢驗(衛生福利部國民 健康署,2024)。
(二)有效治療:C 肝沒有疫苗可預防,但有口服藥可根治,治癒率超過 9 成,且副作用 大多輕微(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2019)。
(三)預防措施:
●因為是透過血液與體液傳染,要落實安全性行為。
●注意醫療器材使用安全:使用拋棄式耗材,對於其他工具則須充分消毒滅菌。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、打針、針灸、刺青、穿耳洞等行為。
七、參考文獻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. (2025a). Hepatitis B Basics. https://www.cdc.gov/hepatitis-b/about/index.htm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. (2025b). Clinical Overview of Hepatitis B. https://www.cdc.gov/hepatitis-b/hcp/clinical-overview/index.html Hepatitis B Foundation. (2025). Acute vs. Chronic Hepatitis B. https://www.hepb.org/what-ishepatitis-b/what-is-hepb/acute-vs-chronic Kumar, S. (2024). Hepatitis B, Acute. MSD Manual. https://www.msdmanuals.com/home/liverand-gallbladder-disorders/hepatitis/hepatitis-b-acute Webster, D. P., Klenerman, P., & Dusheiko, G. M. (2015). Hepatitis C. The Lancet, 385(9973), 1124-1135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S0140-6736(14)62401-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. (2024). Hepatitis B. https://www.who.int/news-room/factsheets/detail/hepatitis-b Zhu, J., WU, H., Wang, C., & WU, X. (2019).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serum HBsAg and HBsAb double positive in hepatitis B patients.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, 638-640.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2017)。一般民眾已依時程完成 B 型肝炎疫苗接種,如抗體檢 驗為陰性,無需再接種疫苗。 https://www.cdc.gov.tw/En/Category/ListContent/flJ163_b8t2vvDfnr7ncZA?uaid=KHGpQ ju5-aCMlDSHR1MWvg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2019a)。針對依時程完成 B 型肝炎疫苗接種,經檢驗為 B 型肝 炎表面抗體陰性者 Q&A。 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QAPage/o95BQHbpdW19J3fDcCXv4g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2019b)。B 型肝炎疫苗 (Hepatitis B)。 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Page/_c-wFWniWQTe9yoxeBXs_g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2019c)。B 型肝炎疾病介紹。 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Page/jlS2jBHpodI34ATlKUy3oQ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(2019)。C 型肝炎無藥醫?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127&pid=1083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(2024)。(B、C 肝篩檢)自 109 年 9 月 28 日起,調整成人預防保 健服務 B、C 型肝炎檢查年齡為 45 歲至 79 歲終身一次(原住民 40 歲至 79 歲)。 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Detail.aspx?nodeid=1115&pid=13580